17日下午,市委书记、市委财经委员会主任王永平主持召开市委财经委员会2023年第一次(扩大)会议,听取市国有资产管理办公室及9家市属国有企业工作情况汇报, 要求:要坚持问题导向,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、全面落实措施、持续强化责任,加快推动国企国资做大做优做强,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。市领导栾云巍、李青春、梁春华、李峰、冯晓伟、肖占胜、李红梅、徐渤程、刘广伟等市委财经委员会成员及相关部门单位和乡镇参加会议。
会上,听取市国有资产管理办公室工作情况汇报,9家国有企业汇报了经营管理情况及下步发展思路。
市委副书记、市长、市委财经委员会主任栾云巍对国有企业下一步工作作出具体要求,要求要大力加强国企国资监管,持续压实监管职能、进一步完善监管体系、形成刚性约束,不断提升监管效能。要深刻认识完善国企框架体系和公司治理结构对深化国企改革、增强企业竞争力和盈利能力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,全面提升国企管理、资本运营和盈利能力,通过积极引进人才,建立专业管理团队、专业技术团队、善于使用第三方专业力量,提高管理者水平、思想意识和专业技能。要积极运用国有资源研究国有资本运作,使资源转化成有效资产进而发挥资本功能作用。要锚定主业,按国资办划定的盈利能力等级制定一至三年的发展战略规划,实现盈利和收支平衡。
市委书记、市委财经委员会主任王永平做总结讲话,强调:近年来,我市超前谋划,在齐齐哈尔地区率先组建国资公司,国企“1+5”架构基本形成,并逐步向金融、城建、粮食、农业、拉哈工业小镇为主体的“5+N”框架转变,较好地完成了2022年各项重点工作,国有资本布局持续优化,国企特定功能有效发挥,国有资本实现了保值增值,有力推动了国有企业发展。
会议要求:全市各国有企业要提升国企经营盈利能力,把追求盈利作为企业经营的主攻方向,以市场为导向,聚焦市场化经营,坚持用企业的办法解决企业的问题。要立足各自业务领域,紧盯项目、挖掘资源,不断拓展业务范围和领域,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运营管理,增加企业经营性收入,努力创造更大经济效益;
要提高国企融资能力,积极拓宽融资渠道,要按照市委、市政府的部署,结合融资规划,主动发展多元化融资,扩大直接融资的渠道。要优化融资结构,鼓励国有企业吸纳社会多元融资,促进投资主体多元化。要强化融资运转,按照融资目标和融资方案,实现资金流接续运转;
要提高国企投资能力,紧盯国家和省政策性资金投向,做好各类项目前期准备工作,积极策划、包装、争取、建设一批符合上级专项资金和债券资金的好项目、大项目。要紧盯国家政策性银行贷款投向,大力推进物流货运数字经济产业园、粮食物流产业园等项目建设。要拓展业务抓投资,加快实现国有企业由“输血型”投资向“造血型”投资转变。要建立健全投资管理制度,实施投资负面清单管理,规范投资决策,防止违规投资、盲目投资;
要提高国企服务能力,发挥国有企业在“双招双引”工作中的重要作用,加大资本招商、以商招商力度。要发挥国有企业在基础设施建设上的重要作用,围绕各自承建的项目,进一步树牢大局意识、责任意识和精品意识,强化安全生产和质量管控,确保按时保质保量推进到位。
会议强调:全市各国有企业要提升国企改革效能,切实加强国有企业党建工作,推动国有企业党组织实现有效覆盖,把党的领导融入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各环节,确保党委把方向、管大局。要突出抓好国有企业规范管理,完善经营机制,健全财务管理体系,建立现代企业制度,优化法人治理结构,持续提升国有企业规范化管理水平。要进一步整合现存国有资产,合理配置国有资源,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大做优。要坚持党管人才与董事会依法选人用人相结合,持续深化劳动、人事、分配制度改革,打造“管理人员能上能下、员工能进能出、收入能增能减”的良性机制;
要提升国企监管效能,进一步完善内控制度,加强国有企业全面风险防控体系建设,降低国有企业运营风险。要充分发挥财政、国资等部门职能作用,加强对国有企业融资、信贷的管理,有效防止国有资产流失;要常态化开展审计监督,全程跟踪重大投资项目、重大工程建设、重大产权交易等行为,实现国资经营审计全覆盖。
会议要求:国有企业改革发展事关全市大局,各相关部门、各国有企业负责人要以高度的事业心、强烈的责任感,优化企业运营,做大企业体量,提高企业收益,发挥企业效能,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注入活力、增添动力。